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6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组织与结构的表征、材料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总体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基本规律,受到科学思想与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与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来进行材料设计、材料产品性能优化、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等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材料化学相近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材料化学的科技前沿、最新发展状态,以及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运用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加工等专业知识开展材料化学及相近专业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材料化学及相近专业实验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总结;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探索和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掌握中英文资料和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技文献分析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二、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三、毕业要求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15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26学分,选修课程32学分);同时达到学校相应要求方能毕业(另文规定)。
四、授予学位要求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性质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 论 |
实践(实验) |
通识课程 |
必修 |
26 |
10.5 |
23.10 |
选修 |
7 |
|
4.43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21.5 |
1 |
14.24 |
选修 |
2 |
|
1.27 |
专业主干课程 |
基础必修 |
21.5 |
6 |
17.41 |
核心必修 |
15 |
4.5 |
12.34 |
专业方向课程 |
选修 |
23 |
|
14.56 |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20 |
12.66 |
总学分 |
必修 |
126 |
79.75% |
合计 |
158 |
100 |
选修 |
32 |
20.25% |
理论 |
116 |
73.42% |
合计 |
158 |
100 |
实践(实验) |
42 |
26.58% |
六、课程设置表
(一)通识课程( 43.5学分)
1.通识必修课程( 36.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理论学分 |
实践学分 |
理论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单位 |
003AA6001A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2 |
/ |
32 |
/ |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03AAC001A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 |
48 |
/ |
4 |
003AA4001A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Compendi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
1.5 |
/ |
24 |
/ |
2 |
003AA6002A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Morals and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
2 |
/ |
32 |
/ |
1 |
|
思想政治实践课Ⅰ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Ⅰ |
/ |
3.5 |
/ |
/ |
5 |
|
思想政治实践课Ⅱ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Ⅱ |
/ |
2 |
/ |
/ |
1-8 |
003AA2001A |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Affairs, Situations and Policy |
1 |
1 |
16 |
1周 |
2-3 |
宣传部 |
003AA8002A |
大学英语I College English I |
3 |
/ |
64 |
/ |
1 |
外国语学院 |
003AA8003A |
大学英语II College English II |
3 |
/ |
64 |
/ |
2 |
003AA8004A |
大学英语III College English III |
3 |
/ |
64 |
/ |
3 |
003AA8005A |
大学英语IV College English IV |
3 |
/ |
64 |
/ |
4 |
003AA4002A |
计算机文化基础I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Culture I |
0.5 |
0.5 |
32 |
32 |
1 |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
|
大学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
4 |
|
|
1-6 |
体育学院 |
|
军事课I Military Courses I |
1 |
|
|
|
1 |
武装部 |
|
军事课II Military Courses II |
|
1 |
|
不少于15天 |
1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I |
0.5 |
0.5 |
16 |
|
1或2 |
学生处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I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II |
0.5 |
|
|
16 |
6或7 |
合计 |
26 |
10.5 |
|
|
|
|
|
|
|
|
|
|
|
|
|
2.通识选修课程( 学生至少选修7学分)
序号 |
系列 |
要求 |
1 |
人文社会科学系列 |
理工类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2学分,各专业应提具体要求 |
2 |
自然科学与技术系列 |
文史类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2学分,各专业应提具体要求 |
3 |
艺术、体育与卫生健康系列 |
所有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满1学分 |
4 |
创新创业系列 |
所有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满1学分 |
5 |
综合素质教育讲座 |
任选 |
可使用“独立实践环节”创新选修学分冲抵(最高不超过2学分) |
6 |
教师教育系列 |
任选 |
7 |
网络精品视频课程 |
任选 |
(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2.5学分;选修 2 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理论学分 |
实验学分 |
总学时 (总/周)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必修 |
|
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
0.5 |
|
8 |
1 |
化学学院 |
073BA8005A |
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 |
6 |
|
96/3 |
1-2 |
数学学院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2 |
|
32/2 |
3 |
数学学院 |
|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
2 |
|
32/2 |
3 |
化学学院 |
073BA4019A |
材料科学基础 Material Science Foundation |
5 |
|
80/5 |
4 |
化学学院 |
073BA6020A 073BA6021A |
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
6 |
|
96/3 |
2-3 |
物理学院 |
073BA2001A 073BA2002A |
大学物理实验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 |
|
1 |
33/3 |
2-3 |
物理学院 |
选修 |
HX20130113 |
工程制图 Engineering Cartography |
1.5 |
0.5 |
48/3 |
2 |
化学学院 |
HX20130120 |
科技文献检索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Retrieval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47 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理论学分 |
实验学分 |
总学时 (总/周)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基 础 |
073CA7015A |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
5 |
|
80/5 |
1 |
化学学院 |
073CA2011A |
无机化学实验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
|
1 |
36/3 |
1 |
化学学院 |
073CA6009A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
3.5 |
|
56/4 |
2 |
化学学院 |
073CA3008A |
分析化学实验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
|
1 |
36/3 |
2 |
化学学院 |
073CA7017A |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
5 |
|
80/5 |
3 |
化学学院 |
073CA7018A |
有机化学实验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
|
1.5 |
48/4 |
3 |
化学学院 |
073CA8048A |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5 |
|
88/4 |
3-4 |
化学学院 |
|
物理化学实验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
|
2 |
72/4 |
3-4 |
化学学院 |
|
化学工程基础 Chem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
3 |
|
54/3 |
5 |
化学学院 |
化学工程基础实验 Chem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s |
|
0.5 |
18/3 |
5 |
化学学院 |
核 心 |
HX20150108 |
材料物理 Material Physics |
4 |
|
64/4 |
4 |
化学学院 |
HX20150109 |
材料化学 Material Chemistry |
4 |
|
64/4 |
5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0 |
材料工程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Engineering |
4 |
|
64/4 |
5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1 |
材料研究方法与 测试技术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 Technology |
3 |
|
54/3 |
6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2 |
材料研究方法与 测试技术实验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s |
|
0.5 |
18/3 |
6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3 |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1 Materi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1 |
|
2 |
64/4 |
5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4 |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2 Materi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2 |
|
2 |
64/4 |
6 |
化学学院 |
(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至少23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理论学分 |
实验学分 |
总学时 (总/周)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1.共选系列 |
HX20150115 |
材料专业英语 Special English |
2 |
|
32/2 |
5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6 |
材料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
2 |
|
32/2 |
2 |
化学学院 |
|
材料性能学 Material Performance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材料合成与制备 Materials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Technology |
2 |
|
32/2 |
5 |
化学学院 |
|
材料表面科学 Material Surface Science |
2 |
|
32/2 |
5 |
化学学院 |
|
粉体工程 Powder Engineering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 Material Science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
材料进展 Progress of Material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7 |
材料专题 Material Science Special Issue |
2 |
|
32/4 |
7 |
化学学院 |
2.无机材料系列 |
HX20150118 |
无机非金属材料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
3 |
|
48/3 |
5 |
化学学院 |
HX20150119 |
水泥工艺学 Cement Technology |
3 |
|
48/3 |
6 |
化学学院 |
|
硅酸盐检测与分析(含实验) Silicat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Including Experiments) |
3 |
0.5 |
56/4 |
6 |
化学学院 |
|
陶瓷材料 Ceramic Technology |
3 |
0.5 |
48/3 |
5 |
化学学院 |
|
复合材料 Composite Materials |
3 |
|
48/3 |
6 |
化学学院 |
|
固体催化材料 Solid Catalytic Material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HX20150120 |
信息材料 Informational Material |
3 |
|
48/3 |
5 |
化学学院 |
|
功能材料 Functional Materials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
建筑材料学 Building Material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3.金属材料系列 |
HX20150121 |
金属材料学 Metallic Materials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Heat Treatment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腐蚀与防护 Corrosion & Protection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
电镀工艺及设备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Electroplating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4.高分子材料系列 |
HX20150122 |
高分子化学 Polymer Chemistry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高分子物理 Polymer Physics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高分子合成 Polymer Synthesis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
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olding and Processing |
|
2 |
64/8 |
6 |
化学学院 |
HX20150123 |
医药高分子材料 Pharmaceutical Polymers Materials |
2 |
|
32/2 |
7 |
化学学院 |
|
涂料与涂装技术 Coating and Coating Technology |
2 |
|
32/2 |
6 |
化学学院 |
专业方向课程中的若干课程系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认,可以单选一个系列的课程,也可从不同系列的课程中进行组合选修。创新创业课程可设于此。 |
(五)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20 学分;选修 0-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003FAC001A |
毕业论文(设计) Graduation Paper (Design) |
6 |
9周 |
7-8 |
化学学院 |
003FA2001A |
学年论文Term Paper |
1 |
|
1-6 |
化学学院 |
003DA4002A |
专业见习 Professional Probation |
2 |
4周 |
1-7 |
化学学院 |
003DA4003A |
课程设计 |
2 |
4周 |
4-7 |
化学学院 |
|
材料制备与工艺设计综合实训 |
1 |
32学时 |
4-7 |
化学学院 |
003DAC001A |
专业(生产)实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
6 |
18周 |
6或7 |
化学学院 |
003FA4001A |
读书学分 Course Credits |
2 |
1-8 |
化学学院 |
003FB2001A |
创新学分(选修) Innovation Credits (Optional) |
≤5 |
1-8 |
化学学院 |
*备注:创新学分
创新实验 |
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或有实验部分的课程中进行创新性实验,通过专家考核鉴定。 |
≤5 |
(简称创新学分) 选修 参照《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学分实施办法(2016修订)》计算学分 |
创新创业项目 |
独立开展、学生作为主持人的创新创业项目,或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教改项目(前5名以内)。 |
学科专业竞赛 |
|
课外学术活动 |
公开发表论文(作品),取得专利成果、技能证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 |
课外实践活动 |
参与社会实践、海外交流实践,自主创业等。 |
七、关于本培养方案的其它说明
1. 毕业论文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初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论文成绩按五级计分制评定。时间为9周,安排在第七和八学期进行。
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完成,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和评定成绩,先由教研室答辩,然后由学院组织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核。
2. 学年论文
本科学习期间完成2篇学年论文。
3. 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学生了解材料化学生产的基本环节,也是材料化学理论课的必要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见习可在第1-7学期完成,见习时间为4周。
4.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以材料化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选取不同对象(材料合成、新材料开发或材料加工等),进行设计实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研,提出基本可行的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设计方案的能力。课程设计可在4-7学期内完成,实践时间为4周。
5. 专业(生产)实习
专业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保证培养规格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实习,让学生认识材料化学企业生产过程,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材料化学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专业实习为生产(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进行。成绩按百分制评定。专业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6.材料制备与工艺设计综合实训
材料制备与工艺设计实训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化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以工厂实际材料为生产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原料选择、工艺路线设计等,进行实训锻炼,生产出实际产品,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材料制备与工艺设计综合实训要求第4-7学期完成,实训时间为32学时。
7. 读书学分
设立读书学分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结构。学生入学后,根据本专业特点,为学生开出阅读书目,由学生选择在课外阅读,并写出读书报告。参照《重庆师范大学读书学分实施办法》,第三学年下期由指导教师评审组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考核评分。
8. 创新学分
创新学分在1-8学期完成,不超过5学分,可通过下列方式获得:创新实验、创新创业项目、学科专业竞赛、课外学术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创新活动。参照《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学分实施办法(2016修订)》计算学分。